一、麦积山石窟旅游攻略
麦积山石窟旅游攻略
出行:直接定位麦积山石窟就可以,可自驾可坐公交,然后可以做景区小车上山,如果直接定景区民宿,民宿老板会带你进去。
门票:通票80元可以游览大多数窟,里面个别的窟要另收费,路过路的时候想看就买不想看就不买。
开放时间9:00-5:30,基本上五点多景区的工作人员就开始督促大家出去了,五点半开始清场。
游览路线:分1号线和2号线,广播里说一号线更陡,其实2号对恐高者也不友好,检票完就能走到这里,具体游览的区,我走的是2号线都是小佛,也很有趣,通行者有走1号线,能看到经典大佛,收费的那几个也都在1号。
恐高者:不上麦积山我还不知道自己恐高,上了麦积山几乎每一段楼梯我都是先让自己的腿不抖再走,我走到2号线,路上偶尔有吓哭的小朋友,但大多数小朋友还是不害怕的,我的三岁仔对每一个窟都很感兴趣,都要看一会,两条路线都是单行道,如果一开始害怕不会因为玩了一会就适应会一直害怕,在两条路线的开头都有撤退路线,走一阵子就回不了头,只能硬着头皮走到终点,全程一个小时左右。
关于拍照:景区外风景很好,空气清新,很适合拍照。
关于吃喝:我们住的景区内的民宿,基本大家都是在各自的民宿里吃的,都是家常炒菜,第二天去的天水,逛了下伏羲庙,天水的麻辣烫和牛肉面很值得一试,随便哪一家都可。
这里面都是一些自己实际去过的,非常有知识的东西,想去的朋友们一定一定要看看我的攻略,避免踩坑。
二、麦积山石窟适合什么时候去
麦积山石窟最佳时间:每年9月至11月
位于天水东南部,因该山状如堆积的麦垛而得名。石窟始建于一千五百多年前,大多在二十至八十公尺高的悬崖峭壁上开凿,层层相叠,密如蜂巢。各洞窟之间有栈道相连,攀援而上可达山顶。
麦积山石窟中最有名的就是泥塑,塑像大小与真人相似,有的交头接耳,有的低眉含嫣,形态栩栩如生,被誉为东方塑像馆。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,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,雕刻技艺精湛,壁画古朴典雅,不论是北朝的秀骨清像,还是隋唐的丰满润,都刻画得栩栩如生,温婉可亲,极富生活气息。洞窟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,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佛阁,是我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,具有很高的价值。
近年来,麦积山石窟又相继开放了香积寺、豆积寺、交龙寺等景点,使景区的内涵更为丰富。麦积山石窟,原是一个完整的山体,唐开元二十二年(公元735年),天水一带发生强裂地震,整个窟群便分为东崖和西崖两部分。东崖现存洞窟54个、西崖140个。由于麦积山石质皆为紫褐色之水成子母岩,不宜精华细镂,所以大多采用泥塑和绘画。麦积山塑像,主要题材有佛、菩萨、弟子、天王、力士等,尽管各代塑像同处一堂,但并不因袭模仿,而是保持着各自的时代特色,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的发展、演变过程。无论是高达15米的巨像。还是只有0.3米的像,都充满着人间世俗的感情,使人感到,这不是雕塑,而是民风民俗的体现。
三、麦积山石窟形式是怎样的
麦积山石窟又名麦积崖,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之东南,始凿于十六国的后秦时期。麦积山石窟形式与传统建筑较接近,多为方型空间,顶是平的,前面设门(或廊式),两侧开龛。其中七佛阁最典型,俗称散花楼,为公元6世纪中叶开凿的典型的汉代崖阁建筑。阁内有彩塑力士像,肌肉健美,形态威武。
四、麦积山石窟有什么显著特点
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,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,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。
人攀登上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,不禁惊心动魄。古人曾称赞这些工程:峭壁之间,镌石成佛,万龛千窟。碎自人力,疑是神功。附近群众中还流传着“砍完南山柴,修起麦积崖”,“先有万丈柴,后有麦积崖”的谚语。可见当时开凿洞窟,修建栈道工程之艰巨、宏大。麦积山石窟艺术,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。
这里的雕像,大的高达 15米多,小的仅 20多厘米,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,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。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,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,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 1塑和壁塑四类。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,极富生活情趣,被视为珍品。
扩展资料:
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“崖阁”。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 15米高处的七佛阁,是我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,建在离地面 50米以上的峭壁上,开凿于公元 6世纪中叶。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,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。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新架和修复了 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,使游人能顺利登临所有洞窟。
麦积山石窟的造像最高大者达 16米,最小者仅为 10余厘米。
其中第 44窟造像被日本人称为“东方的维纳斯”西秦的 78窟、。 128窟的造像的僧衣细致地绘出了图案。建于七十余米高的的七佛阁上塑像俊秀,过道顶上残存的壁画精美绝伦,其中西端顶部的车马行人图,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车马所走方向均不相同,堪称国内壁画构图之经典之作。
好了,文章到此结束,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。